
你的位置:网络配资开户网_正规股票网上配资_在线炒股门户网站 > 正规股票网上配资 >
发布日期:2025-04-22 21:55 点击次数:110
清晰理解技术细节有助于减少贸易争议和成本波动优秀配资平台推荐
本文围绕新西兰原木检尺标准JAS标准与我国国家标准的差异展开分析,重点探讨两种标准在材长、检尺径、材积计算及等级评定方面的具体要求及测量方式。由于标准不统一,我国在进口部分材种时出现“涨尺”现象,影响实际成本和贸易结算。此外,国内不同市场(如北方、华南、西南)在实际操作层面也存在检尺差异。本文旨在帮助贸易商、加工企业及投资者更清晰地理解检尺标准的技术细节,为木材贸易提供参考,减少因检尺差异带来的争议和成本波动。
[背景]
早期,日本是新西兰木材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为了满足日本市场的需求,新西兰林业部门采用了JAS(Japanese Agricultural System)标准,以确保出口木材符合日本的要求。
JAS标准要求提供明确的检尺和分级规则,并被沿用至亚太市场。我国采取的国家标准(国标)与JAS标准在木材检尺方法和规格要求上存在差异,且由于原木圆整度、外观数值差异较大,两个标准之间并不存在转换公式。
在此环境下,新西兰部分材种在JAS标准下的立方米和国标下的立方米之间转换时会出现“涨尺”现象,从而影响我国原木实际进口成本。
此外,虽然我国各市场都以国标作为确定检尺结果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不同市场之间也存在差异。
[新西兰检尺标准]
JAS标准主要用于对原木材积的评估,注重木材的可用性及加工价值。该方法需要测量树皮下小头端面的直径、材长,再与利用公式编制的参照表进行比对,进而读取体积。这些公式由日本农林水产省(第1841号)开发。
材长
材长指锯切原木两端之间的最短距离。长度的测量单位为米和十分之一米。在多数的原木出口销售中,会有0.1米左右的超切,以确保原木实际长度不少于与买方协定的长度。
材长为两端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如果切割不方正,那么通常测量到最短的一侧。
检尺径
检尺径指原木小头端面的去皮直径,其经过进舍后作为原木的直径标准。
当小头端面直径小于14厘米时,测量通过原木中心的树皮下最短小头端面直径,向下取整至最近的厘米数。例如,直径在12.00~12.99厘米时,计为12厘米。
当小头端面直径大于或等于14厘米时,测量通过原木中心的树皮下最短小头端面直径,向下取整至2厘米间隔内最近的偶数厘米数。例如,直径在16.00~17.99厘米时,计为16厘米。
或者测量通过原木中心的树皮下最长直径(按新西兰惯例,其与最短直径成直角),向下取整至2厘米间隔内最近的偶数厘米数。
若两直径中的较短直径在14至38厘米之间(包含),则每相差6厘米,将较短直径增加2厘米。
若两直径中的较短直径大于或等于40厘米,则每相差6厘米,将较短直径增加2厘米。
表为JAS标准下不同情况的检尺径取值
材积
材积指原木的体积。长度不超过6米的原木,材积基于最短小头端面直径和长度计算,而长度在6米或超过6米的原木,材积基于根据长度调整维度后的最短小头端面直径和长度计算。
图为JAS标准下材积计算的具体要求
等级评定
原木质量主要通过其最终用途进行评估,并根据能够定义原木等级的规格进行分类。
质量特征涉及原木的形状,包括锥度、弯曲、摆动、椭圆截面等。另外一些特征可以显示锯材和单板质量的内部特征,如裂缝、抽丝、截面不方正等。
原木要求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规格进行生产。任何不符合原木标准或规格的特征,都是缺陷。缺陷必须被识别和测量,以确保原木分级的准确性。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测量缺陷,以便对原木体积的估算进行调整。
其一,与原木形状相关的缺陷。
图为带有弯曲、扭结、摆动缺陷的原木
在规格允许的范围内,这些特征的存在都是被允许的,同时这些特征必须能够通过测量来保证原木分级的准确性。规格可能允许弯曲、扭结或摆动,也可能允许有限数量的缺陷。例如,规定最大弯曲为小头端面直径除以2,这意味着若小头端面直径为30厘米,则任何弯曲超过15厘米的原木都不符合规格。偏心髓心和椭圆截面与单板原木的质量相关。
图为根部带有凹槽缺陷的原木
其二,与内部特征相关的缺陷。
枝节是与内部特征相关的主要缺陷。枝节的大小和频率在原木等级中有所规定。此外,腐烂、边材变色等也是与内部结构相关的缺陷。
其三,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这些缺陷包括裂缝、震裂端、破碎端、截面不方正、抽丝等。长度的测量必须排除受这些缺陷影响的部分。
[我国检尺标准]
我国使用国标进行检量。
材长
若3.85米≤材长<5.8米,则检尺长记为3.9米;
若5.8米≤材长<11.7米,则检尺长记为5.9米;
若材长≥11.7米,则检尺长记为11.8米。
检量材长,以米为单位,量至厘米,不足1厘米舍去。材长是在原木两端断面之间距离最短处取直检量。若检量的材长小于原木产品标准规定的检尺长,但不超过下偏差,则仍按原木产品标准规定的检尺长计算,而若超过下偏差,则按下一级检尺长计算。
图为国标下材长的检量方法
检尺径
检量原木的直径,以厘米为单位,量至毫米,不足1毫米舍去,小于或等于14厘米的,四舍五入至厘米。检尺径的确定,是通过小头端面中心先量短径,再通过短径中心垂直检量长径。其长短径之差超过2厘米,以长短径的平均数进舍后为检尺径;长短径之差小于2厘米,以短径进舍后为检尺径。
图为国标下检尺径的确定方法
检量原木的直径、短径、长径,一律扣除树皮和根部肥大部分。
检尺径的进级:原木检尺径小于或等于14厘米的,以1厘米进级,尺寸不足1厘米时,若足0.5厘米,则进级,而不足0.5厘米,舍去;检尺径大于14厘米的,以2厘米进级,尺寸不足2厘米时,若足1厘米,则进级,而不足1厘米,舍去。
遇到原木小头端面偏斜,检量直径时,应将钢板尺放在与原木垂直的方向进行检量。
图为小头端面偏斜原木直径的检量方法
实际材长超过检尺长的原木,其直径仍在小头端面检量。
图为实际材长超过检尺长原木直径的检量方法
小头端面有偏枯、外夹皮的,检量直径如需通过偏枯、外夹皮处时,可用钢板尺横贴原木表面。
图为小头端面有偏枯、外夹皮原木直径的检量方法
小头端面节子脱落的,检量直径时,应恢复原形检量。
双心材、三心材以及中间细两头粗的原木,其直径应在原木正常部位(最细处)检量。
图为三心材以及中间细两头粗原木直径的检量方法
材积
GB/T 4814-2013规定了国产原木材积的计算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所有原木材积的查定。与JAS标准相似,我国原木材积检尺也基于原木材积计算公式与原木材积表之间的对照。
检尺长在0.5至1.9米、检尺径在8至120厘米的短原木,材积由式(1)确定。
V=0.8L(D+0.5L)2÷10000 (1)
注释:V为原木的材积,单位为立方米(m3);L为原木的检尺长,单位为米(m);D为原木的检尺径,单位为厘米(cm)。
检尺长在2.0至10.0米、检尺径在4至13厘米的小径原木,材积由式(2)确定。
V=0.7854L(D+0.45L+0.2)2÷10000 (2)
注释同式(1)。
检尺长在2.0至10.0米、检尺径在14至120厘米的原木,材积由式(3)确定。
V=0.7854L[D+0.5L+0.005L2+
0.000125L(14—L)2(D-10)]2÷10000 (3)
注释同式(1)。
检尺长自10.2米以上、检尺径在14至120厘米的超长原木,材积由式(4)确定。
V=0.8L(D+0.5L)2÷10000 (4)
注释同式(1)。
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三:
一是检尺长和检尺径的检量。
原木的检尺长、检尺径按 GB/T144的规定检量。
二是检尺长和检尺径的进级。
检尺径在4至13厘米之间的原木,按1厘米进级;检尺径自14厘米以上,按2厘米进级。
检尺长在0.5至1.9米之间的原木,按0.1米进级;检尺长自2.0米以上,按0.2米进级。
三是材积数字保留位数。
检尺径在4至7厘米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4位小数;检尺径自8厘米以上,材积数字保留3位小数。
不同检尺标准差异测算
表为不同检尺标准的差异
[国内市场间差异]
在实际现货贸易中,虽然我国各市场在确定检尺结果时都以国标作为基础,但仍存在部分差异。
表为国内不同市场检尺结果对比
总体而言,除了进口贸易、国内跨区贸易会遇到原木检尺结果不同的问题优秀配资平台推荐,在期货市场期转现环节,市场普遍认为,4米原木A材存在“涨尺”情况,即期货升水现货,故现货的“涨尺”也对期货盘面定价产生一定影响。(作者单位:招商期货)